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新技术 | “零金属”生物瓣膜为老者焕发“心”活力
发布时间:2025-1-11 来源:心胸外科 浏览:19次

近日,南医大四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顺利为一名患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植入了一枚“零金属”生物瓣膜。此次瓣膜病同时合并主动脉疾病、冠脉疾病患者“零金属”瓣膜植入,开启了我院生物瓣膜零金属新时代,将为更多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62岁的张先生(化名)近期出现了活动耐力下降、胸闷气短,最终被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需手术治疗,更换关闭不全的瓣膜以及瘤样扩张的升主动脉血管、处理病变的冠脉疾病。

由于张先生刚刚退休,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较高,通过充分沟通,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决定为他植入目前较先进的“零金属”心脏瓣膜。

 

经过紧张的手术过程,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顺利为张先生完成了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和冠脉移植术(Bentall手术)+次全弓置换+冠脉旁路移植术。通过一次手术解决了张先生的瓣膜疾病、大血管疾病以及冠状动脉疾病。

术后很快就顺利拔除了呼吸机,进行了下床活动,超声检查显示新植入的生物瓣膜工作状态良好,不久张先生也顺利出院。

专家解读

心脏瓣膜病:南医大四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徐骁晗教授介绍,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心脏瓣膜是心脏里的阀门,当瓣膜因为老龄退化、细菌感染等因素出现损坏,就会使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出现异常,出现胸闷气短、虚弱眩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功能衰竭。一旦得了心脏瓣膜疾病,大多需要接受瓣膜修复或者置换手术,否则心脏会逐渐功能衰竭,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传统的瓣膜置换:徐教授介绍,在瓣膜置换方面,机械瓣虽然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存在终生抗凝,定期复查调整以及相关的抗凝风险,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猪或者牛的生物瓣虽有无需抗凝、生物相容性和血流动力学好等优点,但是当生物瓣底座发生变形可导致早期衰败,缩短瓣膜的使用寿命;其次,现有的瓣膜不论是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都含有一定程度的金属,如果需要再进行“瓣中瓣”植入,金属支架的瓣膜会和金属支架发生摩擦和腐蚀,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植入了含有金属材质的心脏瓣膜之后,患者进行核磁共振等检测都会受到影响,而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安检设施也可能引起不良影响。

“零金属”生物瓣膜:温中源博士介绍,此次植入采用了全新的PEEK材料——耐腐蚀、耐水解,既刚又韧不易变形,和人体组织自润滑顺应性好,接近人体骨骼,避免排异和过敏,它更贴近于人体原生主动脉瓣膜的运动,拥有更长的瓣膜使用寿命,也能够为患者的未来提供更好的治疗。零金属的设计使得患者在植入人工瓣膜后,可以方便地进行CT或MRI核磁共振检查。同时这也为后续可能发生的治疗留足了空间,患者后期如果需要再进行介入换瓣——“瓣中瓣”植入,可以避免金属瓣架之间发生腐蚀。人工生物瓣膜可以完成从满足患者的生存需求到生理需求再到生活需求的转变。

作为南京江北地区常态化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医疗机构,南医大四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也将使用更多创新性的技术为江北百姓带来贴“心”守护!